楊浩康 Dr Yeung Ho Hong
常見健康照護疾病

楊浩康 - 常見健康照護疾病

流感(流行性感冒):成因、徵狀與防治策略 — Dr Yeung 楊浩康醫生

流感症狀與預防示例 - Dr Yeung Ho Hong 楊浩康

流行性感冒:成因、徵狀與防治策略

流感(流行性感冒)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,具有高度傳染性。與普通感冒(傷風)相比,流感發病迅速、症狀更嚴重,且容易引起肺炎、心肌炎、甚至腦炎等嚴重併發症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統計,每年全球因流感導致數十萬人死亡,特別是對於兒童、老人及免疫功能低下的群體,其威脅更為明顯。

成因與傳播途徑:流感病毒分為A、B、C型,其中A型與B型是引起季節性流感爆發的主要病毒。這些病毒主要通過感染者咳嗽、打噴嚏產生的飛沫,以及接觸被污染的物體表面傳播。流感病毒的高變異特性使得人群對其產生的免疫保護具有時效性,故每年患者仍然眾多。另外,環境因素、生活壓力及個體遺傳基因也會影響感染風險。

常見徵狀:

流感最典型的症狀包括突然高燒、乾咳、喉嚨痛、肌肉及關節疼痛和嚴重的全身倦怠感。部分患者還會出現頭痛、寒顫、鼻塞及流鼻水。值得注意的是,流感的高燒常在夜晚發作,使患者難以入睡,恢復期可能持續一周甚至更長。與普通感冒相比,流感的症狀更為劇烈且病情進展更快。

傷風與流感的區別:普通感冒或傷風通常由鼻病毒引起,其症狀較輕,包括輕微的鼻塞、咳嗽和喉嚨不適,通常不會引起高燒或全身性疼痛。流感則具有突發性高燒、嚴重肌肉酸痛和顯著的全身疲勞感,並且對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較大影響。了解兩者的差異有助於及時採取合適的治療措施,避免因誤判而延誤治療。

常見誤解:許多人誤以為流感僅僅是“一場大感冒”,或認為流感疫苗可以百分之百達到防護效果;實際上,流感的病情往往較傷風嚴重,若不及早治療,可能引發嚴重併發症。另外,有人錯誤觀念認為只有在冬季才會得流感,但這種疾病與個人的衛生習慣和免疫狀況關係密切,任何時候都有可能感染。正確認識流感、提高防護意識才是關鍵。

預防與治療策略:

目前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方法是定期接種流感疫苗。由於流感病毒不斷突變,疫苗每年需根據流行株進行調整。其他防護措施包括勤洗手、避免與有流感症狀的人密切接觸、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,以及保持室內通風。對於已感染流感的患者,醫生通常會建議適當休息、補充水分,並在早期採用抗病毒藥物(如奧司他韋)以減輕症狀和縮短病程。特別是對於高危人群,及時治療可以顯著降低嚴重併發症的發生風險。

此外,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(包括均衡飲食、適量運動和充足睡眠)有助於增強免疫力,從而有效降低感染流感的風險。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壓力,同樣是預防流感的重要環節。透過全面的健康管理,患者不僅能在流感季節中減少感染機會,同時也能在發生感染時獲得更快的康復。

總之,流行性感冒是一種由流感病毒引起且極具傳染性的急性呼吸道感染,其嚴重性遠超普通傷風。了解流感的成因、徵狀及與普通感冒的區別,並採取積極有效的預防與治療措施,是確保個人及公共健康的重要保障。通過定期接種疫苗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以及科學的治療方法,我們可以有效降低流感帶來的風險和影響。

↑ Back to to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