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浩康 Dr Yeung Ho Hong
常見健康照護疾病

楊浩康 - 常見健康照護疾病

嘶哮症(Croup):症狀與治療 - Yeung Ho Hong 楊浩康

嘶哮症症示意圖 Yeung Ho Hong 楊浩康

什麼是嘶哮症?— 病因、症狀、治療與預防策略

嘶哮症(Croup)是一種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,主要影響喉部和氣管,導致局部組織腫脹,從而使氣道狹窄。這種疾病常見於6個月至5歲的兒童,但有時也會發生於較大的兒童。由於嘶哮症可能迅速惡化,其臨床表現和治療需要得到家長的高度重視,一旦孩子出現呼吸困難等危險信號,應立即求醫。

哮吼症的症狀

在疾病初期,嘶哮症的症狀通常與普通感冒相似,如發燒、流鼻涕及輕微咳嗽。然而,隨著病程進展,患兒的咳嗽逐漸變得粗糙且呈現典型的犬吠聲,並可能伴有聲音沙啞。吸氣時,因氣道狹窄,孩子常常發出尖銳的喘鳴音;在嚴重情況下,兒童肋骨間或頸部下方的皮膚會因呼吸努力而明顯凹陷,顯示出他們的呼吸正變得十分費力。

症狀通常在夜間加重,並在疾病的第二至第三晚達到高峰。家長應密切觀察孩子的夜間狀況,記錄其呼吸頻率、是否出現藍唇或其他危險徵兆,這些都可能是疾病進一步惡化的信號。若孩子在夜間頻繁呻吟、呼吸急促或出現乾咳,則需儘快聯絡醫療機構,進行進一步檢查和治療。

嘶哮症主要由副流感病毒引起,但流感病毒、呼吸道病毒等也可能成為病原。這些病毒通常通過飛沫傳播,或者是通過直接接觸受感染者後,再由兒童的手部接觸眼、鼻、口而引發感染。值得注意的是,雖然一些家長曾經認為蒸汽療法和使用加濕器有助於減輕症狀,但目前沒有足夠的科學證據支持這些方法的實際效益。因此,重點應放在症狀管理與及時治療上。

治療與家庭護理

對於輕度嘶哮症病例,家庭護理通常足夠。常用的對症治療包括使用撲熱息痛或布洛芬來控制發燒和減輕疼痛。家長還應確保孩子有充足的休息和足夠的水分攝取,以利於病毒排出和恢復。但如果患兒出現呼吸困難、或嘴唇呈藍色、或孩子開始流口水或無法吞嚥,出現明顯的胸部與頸部進氣困難,就必須立即帶孩子去看醫生或前往醫院。醫生在這種情況下通常會開具口服類固醇(例如潑尼松龍或地塞米松供口服),以迅速減少氣道腫脹,從而使呼吸更輕鬆。

此外,預防措施同樣重要。家庭和幼兒園應保持良好的衛生條件,尤其是在流行季節,應加強室內通風和清潔,避免讓患有嘶哮症狀的兒童與其他孩子密切接觸。教導孩子勤洗手、保持眼鼻口清潔,也是降低感染風險的重要手段。對於高危兒童,如患有哮喘或其他呼吸道疾病者,家長應向醫生諮詢是否需要預防性使用吸入型藥物。

總之,嘶哮症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,其典型症狀包括犬吠咳嗽、喘鳴、喉部與氣管腫脹及夜間症狀加重。了解病因、早期辨識和針對性治療對於緩解病情和防止併發症至關重要。家長應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警覺,觀察孩子呼吸情況,並在必要時及時就醫,以確保患兒能夠迅速康復並恢復正常生活。通過適當的家庭護理、科學的藥物治療和嚴格的預防措施,許多患兒都能在短期內逐步改善,從而減少長期健康問題的風險。

↑ Back to top